胜游亚洲·(中国区)官方网站

暑热和凉风交错的「立秋」,养生重在一个“润”字

2020年8月7日 2116

 


庚子年
甲申月
壬午日
立秋到,暑未消

 

“云天收夏色,木叶动秋声”

 

前一秒还在盛夏,不经意间就已入秋。立秋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,俗话说:“早上立了秋,晚上凉飕飕。”虽然还在伏天暑热里,但早晚吹来的风中,已有了丝丝凉意。

 


立秋,万物自此收敛


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有言:“七月节,秋,揪也,物于此而揪敛也”。万物从“夏长”进入“秋收”,人体阴阳代谢出现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。养生要避免大量体力消耗,精神情志、饮食起居、运动锻炼皆以“养收”为原则。

 


凉风至,秋燥渐起


“立秋之日凉风至”,立秋后,自然界的阳气开始沉降。虽然盛夏余威仍在,湿热尚未消退,但秋燥渐起,昼夜温差大,过敏性疾病、呼吸道系统疾病进入高发期。

 



庚子年
甲申月
壬午日
       立秋·三宜      

润肺

秋燥伤肺,耗人津液。中医认为,肺为“娇脏”,不耐寒热,通过鼻与外界相通,容易被秋燥所伤。

 

饮食中多吃一些银耳、梨、荸荠、葡萄、柑橘、蜂蜜、百合、山药、紫菜、海带、绿豆汤等有润肺、养阴清燥功效的食物。


健脾

中医对从立秋起至秋分前这段日子称之为“长夏”。人体五脏中的脾与长夏相对应,此时湿气容易困脾。此时养脾重在清热、去湿,适当多吃山药、薏米等食物。

 

轻揉腹部,两掌相叠从胸口开始,向小腹摩运。然后两掌分开,沿腹股沟向两侧摩运,再沿两肋向上。向上吸气、向下呼气,能促进脾胃运化功能。


增酸

《素问•脏气法时论》中指出:“肺主秋”、“肺收敛,急食酸以收之”,适当多食酸味果蔬,如苹果、石榴、葡萄、柚子、柠檬、山楂等,可以收敛肺气防秋燥。




庚子年
甲申月
壬午日
       立秋·三忌      

食辛

立秋后尽量少吃葱、姜、蒜、韭等辛味之品。中医认为辛味通肺,可以助长肺气,如果摄入过多辛味的食物,容易造成肺气太盛,导致上火、便秘等秋燥症状。


郁结

夏秋之交,人体新陈代谢和生理机能也开始减缓,人体的生物钟尚不能适应日照时间短的变化,内分泌紊乱容易造成情绪低落。

 

此时要做好心理调节,感到情绪低落时,积极运动是排解的好办法,比如慢跑、散步、登山等。


燥热

立秋后暑气一时难消,“秋老虎”让气温高居不下。三伏天的末伏一般在立秋后第三日(今年的三伏为期40天,暑热天气会持续更长时间)。

 

因此,立秋后仍要注意防暑降温,但不可贪凉。尽量少用空调,趁早晚凉快时勤开窗户通风。


 

 

尽管午后依旧炎热,但当夜晚的凉风吹起、清晨的雾气缭绕、寒蝉的低鸣不休,秋意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带走了夏日热烈的气息。

 

人生一世,草木一秋。经过春的孕育、夏的蓬勃,时光会在这个季节奉献出它最丰厚、美好的馈赠。▲

 
网站首页
胜游亚洲